最新资讯
会员注册
*
*
*
我已阅读并同意账号使用协议
忘记密码
*
*
*
*
信息提醒

确 定
信息提醒

确 定 取 消
咨询热线
010-68408103
QQ客服
定制数据
微信公众号
立言动态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隆重发布

   

【编者按】11月2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和我中心共同研发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北京、上海、广东创新引领地位凸显,天津、江苏、浙江创新优势明显,中、西部地区的安徽、江西、河南、宁夏、贵州快速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成效进一步显现,我国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格局已经形成。


区域创新发展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部署一系列重大战略,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共建“一带一路”,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5个方面,选取12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组成了指标体系,对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创新水平进行了分析比较。主要结论如下:

一、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

研究显示,今年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2.19分,比上年提高了1.48分。根据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可以将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三类(图1、图2):

第一类,创新引领区,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2.19分)的地区,包括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和浙江。

第二类:创新追随区,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2.19分)但高于50分的地区,包括重庆、湖北、陕西、安徽、山东、四川、福建、辽宁、湖南、江西、河南、宁夏、吉林、河北、黑龙江、山西和甘肃。

第三类:适度创新区,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在50分以下的地区,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海南、青海、新疆和西藏。


2020.11.27 排序图.png


二、京、沪、粤科创中心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北京、上海、广东作为我国创新水平最高的三大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京津冀协同发展稳步推进。京津冀三地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取得显著进展。北京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2位,天津排名第4位。北京制定实施了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方案,部署了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16项任务和2个项目,产业合作进一步加强。曹妃甸示范区累计签约北京项目130余个,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以来新增注册企业达1147家,2015年至2018年北京到津冀投资的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7000亿元。中关村企业累计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达7748家。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弥补河北科技创新短板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河北综合排名第20位,比上年上升1位。河北与京津共建科技园区、创新基地、技术市场、创新联盟等创新载体超过210家,2018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3.9亿元。输出技术成交额比上年增长了210.4%,吸纳技术成交额比上年增长了63.4%。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首位,江苏和浙江分列第5位和第6位,安徽排名第10位,比上年上升1位。长三角开展R&D活动的企业数占全国比重超过了40%,R&D活动人员数、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比重均超过了30%,技术国际收入占到全国近50%。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广东将携手港澳,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联合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高标准建设多个重大创新载体,形成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主轴。广东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3位,比上年上升1位。广东在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领跑全国,R&D经费支出金额2705亿元,占全国总额的13.7%,位居全国首位。

三、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当前,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与上年相比,中部地区发明专利拥有量、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项、技术国际收入的增速均超过20%,R&D经费内部支出、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增速接近20%。湖南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位次提升全国最快。

湖北是中部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最高的地区,综合排名第8位。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均比上年上升1位。输出技术成交额排在全国第4位,吸纳技术成交额排在全国第5位。

安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上升至全国第10位,比上年上升1位,其中科技活动投入指数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分别比上年上升2位和3位。

 江西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16位,比上年上升2位, 其中科技创新环境指数和科技活动投入指数均比上年上升4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比上年上升3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比上年上升1位。

河南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17位,比上年上升2位,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分别比上年上升2位和3位。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到,我国已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目前,中国分别与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中亚、中东欧共建了5个国家级区域技术转移平台,不断完善“一带一路”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从输出技术看,重庆比上年增长了266.74%,四川、贵州增速超过100%,宁夏超过80%。从吸纳技术看,西藏比上年增长了230.13%,贵州、广西、重庆增速超过100%,云南超过80%,新疆超过50%。从技术国际收入看,贵州、宁夏增速超过100%,广西、西藏超过80%。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源头,西南的重庆和四川、西北的陕西已成为西部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并构成彼此相连的地带,在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创新引领、带动和示范的作用。

重庆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7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数比上年上升2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均比上年上升1位。

陕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9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比上年上升2位。

四川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12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和科技创新环境指数均比上年上升2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比上年上升1位。

宁夏、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区努力改善创新环境,积极创造条件增加科技投入,切实扩大科技产出,并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区域竞争力。

宁夏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18位,比上年上升4位,其中科技活动产出指数比上年上升7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比上年上升3位。

广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25位,科技创新环境指数比上年上升1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比上年上升4位。

云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26位,科技活动投入指数比上年上升4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比上年上升6位,科技创新环境指数比上年上升2位。

贵州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27位,比上年上升1位,其中科技活动投入指数比上年上升4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分别比上年上升1位和2位。

 

在科技创新取得进步的同时,我国区域创新发展方面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升。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制约东北发展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提升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在东北三个地区中,辽宁的科技创新水平表现较好,排在全国第14位,黑龙江和吉林较上年却有所下降,尤其是在科技投入方面,两省的R&D经费内部支出较上年均减少了10%左右,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下降超过20%,R&D人员数下降超过20%,企业R&D人员数减少近50%,其中吉林企业R&D研究人员减少61.66%。

全国有超过三分之一地区的科研人员在减少。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和根本,不光东北地区的科研人员在减少,全国包括北京、天津等11个地区的全社会R&D人员都在减少。有13个地区企业R&D人员在减少,包括北京、天津和上海。尤其是企业R&D研究人员,有19个地区下降,有27个地区的企业R&D研究人员占全社会R&D研究人员比重低于上年。

全国有超过三分之一地区的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包括上海、江苏、天津等13个地区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低于上年。

 

综合分析可以看到,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创新资源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由东部一枝独秀向东中西协同发展转变。随着中部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设立雄安新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我国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格局已经形成。


(资料来源:本站)

发表评论(已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
欢迎您>匿名用户

京ICP备05079499号
版权所有:北京立言创新科技咨询中心
CopyRight 2002年1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