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和城市创新基本状况评价
一、全国创新状况评价
党的十九大对科技创新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一)创新经费投入再创新高
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9677.9亿元,比上年增加2071.8 亿元,增长11.8%,增速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4%,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达到44.9万元,比上年增加了1.3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10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应用研究经费2190.9亿元,增长18.5%;试验发展经费16396.7亿元,增长10.9%。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5.5%、11.1%和83.3%。
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152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为12954.8亿元,增长了7.8%;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2691.7亿元,增长10.5%;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457.9亿元,增长15.2%。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4%、13.7%和7.4%。
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9518.2亿元,比上年增加1134.6亿元,增长13.5%;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31%,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738.5亿元,增长9.3%,占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比重为39.3%;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5779.7亿元,增长16.5%,占比为60.7%。
(二)创新活动保持大幅增长
专利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专利活动规模的持续扩大。专利申请数达到432.3万件,比上年增长了16.9%;专利授权数达到244.7万件,比上年增长了33.3%;专利拥有量达到838.1万件,比上年增长了17.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154.2万件,比上年增长了11.6%;发明专利授权数43.2万件,比上年增长了2.9%;发明专利拥有量236.6万件,比上年增长了13.5%。PCT专利申请数达到5.2万件,比上年增长了9.3%。美国专利拥有量为7.1万件,比上年增长了33.2%。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109.4万件,比上年增长了17.2%。
商标有效注册量快速增长,达到1804.9万个,比上年增长了32.8%,每十亿GDP的注册商标数比上年增加了36.12件。
国际论文占世界份额不断提高。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为41.82万篇,占世界份额的20.2%,比上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连续十年排在世界第2位;EI收录中国论文26.77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35.8%,数量比上年增长了17.4%,所占份额增加了1.3个百分点,仍排在世界第1位;CPCI-S收录中国作者论文7.37万篇,占世界的14.7%,仍排在世界第2位。
从全国重大科技成果看,全国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65720项,比上年增长了9.9%。从完成单位的类型看,企业完成36555项,占55.6%,是主要的重大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从应用技术成果的行业看,制造业仍保持在第1位,占33.4%;卫生和社会工作保持在第2位,占13.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排在第3位,占13.4%,比上年上升1位;农林牧渔业排在第4位,占12.9%。
从技术市场看,全国各省(区、市)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41.2万项,比上年增长了12.0%。合同成交金额17697.4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增长迅速,达到429.6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7.6%。
(三)创新条件改善明显
创新人力资源不断增加。R&D人员达到438.1万人年,万人R&D人员数比上年增加了2.38人年。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比重由上年的13.9%提高到14.0%。全国大专院校在校学生数2831.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35.2万人。
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数达到4.1亿户,比上年增长了16.9%,每万人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数由上年的2507.3户提高到2919.5户。众创空间数由5739个增加到6959个,增长了21.3%,百万人众创空间数比上年增加了0.86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数达到了4849个,比上年增加了786个。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达到12.3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4.4%。
(四)企业创新活动稳步提升
有R&D活动的企业数达到10.5万个,比上年增长了2.5%,占工业企业比重提高0.27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97094.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9%,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由上年的16.9%提高到19.3%。
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达到870.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4.6%,占企业全部R&D支出比重由上年的5.5%提高到6.3%。技术市场输出技术成交额和吸纳技术成交额均比上年增长了31.8%,万人输出和吸纳技术成交额增加了0.06万元。
(五)经济发展质量快速提高
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9.1万元/人,比上年提高了0.6万元/人(2010年价格)。能源利用效率也有所改善。综合能耗产出率为17.0元/千克标准煤,比上年提高了0.5元/千克标准煤。
在全国创新领域取得上述进展的同时,通过创新指标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是企业R&D经费支出增长缓慢,与GDP比值下降了0.01个百分点。
二是中央和地方级科研机构数较上年均有所减少,百万人科研机构数减少了0.2个;SCI高被引论文占比重下降了6.09个百分点。
三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员年末平均人数比上年减少1015.6万人。
四是资本生产率比上年减少0.04万元/万元。
根据城市创新评价标准,全国创新水平总指数为41.05%,比上年提高了2.10个百分点。在《创新型国家进程统计监测研究报告》(国家统计局课题组)中,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2020年目标值测量,2005年创新型国家总指数为50.3%。两相参照,我国创新型国家进程如按“全国小康”的中等发达国家标准衡量,在2005年已经达到一半左右,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但如果按较先进发达国家标准衡量,目前只达到了3成。由此可见,我国距离名副其实的创新型国家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附录5 全国创新指标与上年比较
指 标 | 2018年 | 2017年 |
万人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人年/万人) | 31.40 | 29.02 |
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比重(%) | 14.01 | 13.87 |
百万人口大专院校在校学生数(万人/百万人) | 2.03 | 1.94 |
百万人科研机构数(个/百万人) | 2.17 | 2.35 |
SCI高被引论文占比重(%) | 36.43 | 42.52 |
百万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数(个/百万人) | 0.44 | 0.44 |
万人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数(户/万人) | 2919.50 | 2507.34 |
百万人众创空间数(个/百万人) | 4.99 | 4.13 |
百万人科技企业孵化器数(个/百万人) | 3.48 | 2.92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比较系数(%) | 145.55 | 141.64 |
R&D经费支出与GDP比值(%) | 2.14 | 2.12 |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 2.77 | 2.56 |
企业R&D经费支出与GDP比值(%) | 1.44 | 1.45 |
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0.41 | 0.34 |
企业R&D人员占企业就业人员比重(%) | 3.75 | 3.05 |
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重(%) | 27.70 | 27.42 |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19.28 | 16.91 |
工业企业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 137.77 | 104.26 |
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占企业全部R&D经费支出比重(%) | 6.29 | 5.49 |
万人输出和吸纳技术成交额(亿元/万人) | 0.25 | 0.19 |
每十亿GDP的PCT专利申请数(件/十亿元) | 0.58 | 0.57 |
每十亿GDP的注册商标数(件/十亿元) | 200.47 | 164.35 |
每十亿GDP的美国专利拥有量(件/十亿元) | 0.78 | 0.64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 | 2.66 | 2.61 |
高新技术企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 | 4.04 | 3.52 |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 | 29.88 | 29.64 |
万元GDP技术国际收入(美元/万元) | 5.71 | 5.47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3.89 | 3.55 |
亿元GDP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万元/亿元) | 4323.00 | 3712.36 |
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9.13 | 8.56 |
资本生产率(万元/万元) | 0.30 | 0.34 |
综合能耗产出率(元/千克标准煤) | 17.00 | 16.47 |
二、城市创新状况评价
根据城市创新评价标准,参评城市创新总指数为68.36%,比上年提高了1.23百分点。从一级指标看,创新投资指数是增长最快的指标,达到68.58%,比上年提高了7.27个百分点;其次是创新活动指数,比上年提高了3.37个百分点,达到75.34%;创新条件指数为62.42%,增幅排在第3位,比上年提高了1.34个百分点;创新影响指数为65.67%。
根据创新总指数,可将参评城市划分为四类(参见图1-1):
第一类为深圳、北京、上海和南京,创新总指数高于20城市平均水平(城市创新总指数为68.36%),属于我国(不包括港、澳、台,下同)创新水平最高的4个城市。
第二类为杭州、广州、苏州、天津,创新总指数低于20城市平均水平,但高于60%,属于我国创新水平较高的4个城市。
第三类为厦门、武汉、西安、成都、济南、宁波、青岛、沈阳和大连,创新总指数低于60%,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创新总指数为41.05%)。
第四类为长春、重庆和哈尔滨,创新总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参评城市的中下等水平。
与上年比较,有16个城市的创新总指数高于上年水平(参见图1-2),有13个城市的增幅高于城市平均增幅(城市创新总指数比上年提高了1.23个百分点)。济南、杭州、深圳、宁波、重庆、广州、青岛、北京、上海、南京等10个城市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增幅(全国创新总指数比上年提高了2.10个百分点),其中,济南和杭州的增幅超过了5个百分点。
位次上升最快的城市是广州,比上年上升2位;天津比上年下降3位;西安比上年下降2位;其他城市的位次没有太大变化。

三、基于《EIS》的城市评价
在《EIS2019》中,除28个参评的欧盟国家外,对中国等18个非欧盟经济体也进行了评价。
对中国的评价为:中国得分为80分(图2),表现低于欧盟,属于中等创新者(参见图3的排序)。在28个参评的欧盟国家中处于中间位置,在参评的18个非欧盟国家中处于第10位,在金砖国家中位居首位。虽然距创新领导者还有较大差距,但创新得分增速是欧盟的2倍。

自2011年以来,中国的创新得分持续增长。在研发支出、专利、商标和设计应用等方面表现突出。在进入全球被引用次数前10%的出版物占科学出版物比重方面,中国也是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此外,中国的人力资源明显优于欧盟,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的30%,创业活动也处于较高水平,制造业规模是欧盟的两倍多,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几乎是欧盟的3倍。
表1 2018年和2011年部分指标比较(相对于欧盟平均水平)
指标名称 | 2011 | 2018 | 2018-2011 |
每千名 25岁至34岁人口中博士毕业生数 | 13.0 | 11.0 | ?2.0 |
25岁至34岁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比重 | 35.2 | 40.4 | 5.1 |
每百万人口国际合作科学出版物数量 | 36.1 | 43.0 | 7.0 |
进入全球被引用次数前10%的出版物占科学出版物比重 | 62.4 | 79.6 | 17.2 |
公共部门R&D支出与GDP比值 | 62.9 | 72.6 | 9.7 |
企业R&D支出与GDP比值 | 114.9 | 126.7 | 11.8 |
每百万人口公私合作的研究出版物数量 | 116.9 | 106.5 | ?10.4 |
公共R&D支出的私人基金与GDP比值 | 8.5 | 5.4 | ?3.1 |
每10亿GDP的PCT专利申请数 | 66.9 | 91.7 | 24.8 |
每10亿GDP的商标申请数 | 234.3 | 296.6 | 62.3 |
每10亿GDP的设计数 | 212.7 | 202.6 | ?10.0 |
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比重 | 96.5 | 91.9 | ?4.6 |
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占全部服务出口比重 | 91.8 | 72.4 | ?19.4 |
中国城市创新评价标准与《EIS》存在差别,由于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相似,可建立相似度指数,换算为《EIS》的指数。与《EIS》的参评国家进行对标。
表2 20城市创新总指数及一级指标比较(相对于欧盟平均水平)
城 市 | 创新条件 | 创新投资 | 创新活动 | 创新影响 | 创新总指数 |
深 圳 | 73 | 202 | 322 | 176 | 178 |
北 京 | 80 | 163 | 311 | 189 | 178 |
上 海 | 69 | 162 | 253 | 178 | 159 |
南 京 | 92 | 167 | 229 | 142 | 152 |
杭 州 | 74 | 172 | 197 | 151 | 142 |
广 州 | 79 | 148 | 193 | 139 | 136 |
苏 州 | 71 | 149 | 169 | 146 | 131 |
天 津 | 66 | 118 | 182 | 143 | 126 |
厦 门 | 74 | 149 | 196 | 111 | 126 |
武 汉 | 68 | 128 | 182 | 130 | 124 |
西 安 | 60 | 153 | 206 | 114 | 123 |
成 都 | 56 | 108 | 195 | 130 | 119 |
济 南 | 68 | 141 | 156 | 120 | 118 |
宁 波 | 69 | 149 | 145 | 100 | 110 |
青 岛 | 57 | 111 | 186 | 106 | 110 |
沈 阳 | 46 | 81 | 149 | 125 | 101 |
大 连 | 50 | 89 | 109 | 134 | 99 |
长 春 | 55 | 48 | 151 | 74 | 83 |
重 庆 | 43 | 87 | 116 | 87 | 81 |
哈尔滨 | 43 | 60 | 101 | 92 | 76 |
城市平均水平 | 65 | 150 | 255 | 140 | 143 |
1.创新总指数
国内20个城市平均水平达到143%,明显高于欧盟平均水平(109%),仅低于参评的欧盟国家中瑞典、芬兰和非欧盟国家的瑞士,处于创新领导者的区间。
按《EIS2019》分类:
创新领导者:深圳、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苏州;
强大创新者:天津、厦门、武汉、西安、成都、济南、宁波、青岛、沈阳、大连;
中等创新者:长春、重庆、哈尔滨。

2.创新条件指数
参评的20个城市创新条件指数为65%,明显低于欧盟平均水平(131%),处于中等创新者的区间,可划分为两类:
中等创新者:南京、北京、广州、厦门、杭州、深圳、苏州、上海、宁波、济南、武汉、天津;
一般创新者:西安、青岛、成都、长春、大连、沈阳、哈尔滨、重庆。

3.创新投资指数
参评的20个城市创新投资指数为150%, 明显高于欧盟平均水平(116%),仅低于非欧盟国家中韩国和瑞士,处于创新领导者的区间,可划分为4类:
创新领导者:深圳、杭州、南京、北京、上海、西安、厦门、苏州、宁波、广州、济南;
强大创新者:武汉、天津、青岛、成都;
中等创新者:大连、重庆、沈阳、哈尔滨;
一般创新者:长春。

4.创新活动指数
参评的20个城市创新活动指数为255%,明显高于欧盟平均水平(99%),处于创新领导者的区间,可划分为2类:
创新领导者:深圳、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杭州、厦门、成都、广州、青岛、武汉、天津、苏州、济南、长春、沈阳、宁波;
强大创新者:重庆、大连、哈尔滨。

5.创新影响指数
参评的20个城市创新影响指数为140%,明显高于欧盟平均水平(104%),处于创新领导者的区间,可划分为三类:
创新领导者: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天津、南京、广州、大连、成都、武汉、沈阳;
强大创新者:济南、西安、厦门、青岛、宁波;
中等创新者:哈尔滨、重庆、长春。

通过分析可见,参评的20个城市创新总指数平均水平处于创新领导者行列,高出欧盟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其中,深圳、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处于创新领导者行列。在4个一级指标中,创新活动最为突出,指数达到255%,高出欧盟平均水平156个百分点,其中,深圳、北京、上海等17个城市处于创新领导者行列;创新投资优势明显,指数达到150%,高出欧盟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其中,深圳、杭州、南京等11个城市处于创新领导者行列;创新影响具有一定的优势,指数达到140%,高出欧盟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12个城市处于创新领导者行列;创新条件指数为65%,低于欧盟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表现较差,无城市划分至创新领导者和强大创新者行列。
前 言
创新驱动是经济社会稳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面对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社会各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
在创新国家建设中,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是国家创新的孵化器,也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从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无一例外都会形成一个或多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聚集起一流创新资源,从而对国家的创新发展起到超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基于城市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对城市创新,特别是主要城市的创新活动进行定期监测和综合评价,及时把握城市创新的发展进程显得十分必要。自2008年起,北京立言创新科技咨询中心中国创新城市评价课题组接受北京、天津、上海、成都、西安、南京等城市科技管理部门的委托,定期研制《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并发布,至今已持续了12年。
本报告选择国内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以及创新型建设较为突出的城市等20个城市作为评价对象,基本上涵盖了国内科技基础较好、创新活动较为活跃的城市。
经过40余年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倾心引领和支持下,城市创新有了重大突破。一些城市的创新能力丝毫不弱于发达国家的城市或中小型国家。课题组在2018年经过深入研究,将原来的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进行了修订,系统借鉴了《欧洲创新记分牌》(《EIS》)的思路、框架、指标和方法,形成了可与其参照的城市创新评价体系。经过两年的试验和验证得到较好的效果,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因此自今年起,报告正式更名为《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
在今年的报告中,通过与28个欧盟成员国和18个非欧盟国进行比较,中国参评城市的平均水平已大大超过《EIS》参评国家的平均水平;深圳、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苏州等城市表现尤突出,进入到第一阵列,达到创新领导者水平,特别是深圳和北京超过了所有参评国家;天津、厦门、武汉、西安、成都、济南、宁波、青岛、沈阳和大连也进入到第二阵列,达到强大创新者水平。通过比较,国内参评城市在创新投资、创新活动和创新影响方面表现突出,但在创新条件上明显偏弱,属于国内城市的短板。
以国际组织著名评价报告为参照,与发达国家创新水平对标,是本报告的有益尝试。我们衷心希望《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能够起到带动社会各界开展城市创新领域的分析研究活动,实现对城市创新多角度、多方位解析的作用。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科技政策和决策,提高执政能力提供重要参考。我们诚恳希望,《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及其研究成果,能够促进各有关部门继续提高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加大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城市迈入创新城市的行列,使我们国家迅速成长为创新型强国。我们也衷心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城市的支持,形成多方参与,多方协作,数据共享,共同提高的研究局面。
《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课题组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