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发展数据分析
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新背景,包括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国际金融危机促成更趋激烈的新竞争环境、国际产业专业浪潮转变了产业格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新形式,这些国际环境的变化是中国制造业要面对的新问题。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中国制造业要面临的国内新环境。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了中国工业化的推动力量。
本文研究发现,近10年来,中国制造业无论是企业数、生产值,还是资产总量、从业人数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制造业规模和总量已达到相当水平。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技术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上占有绝对优势。国际竞争力比较中,服装和纺织品的市场份额占有明显优势,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在化学产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所占的比较优势较差。另外,在拥有全球制造业500强企业数方面,中国落后比较明显,中国制造业与世界顶尖级制造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改革开放后,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长迅速,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的环比增长率在绝大部分年份也都高于其他国家,但与美国相比,创造价值的能力仍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还需完善制造业政策体系,例如扩张性技术研发和引进政策、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扶持政策、绿色、低碳、新兴产业重点扶持政策等等。
制造业,是指对采掘的自然物质和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生产资料,为全社会提供日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制造业的劳动对象是各种自然产品或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其生产过程是加工和制造,产出则是生产资料或日用消费品。制造业范围广、产品杂、技术性强、覆盖面宽,在国民经济行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中国产业标准分类,中国官方统计部门界定的“制造业”的范围主要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中的门类C,含30个大类,即C1310~4320,169个中类,482个小类。
制造业规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体现,此处,我们选用制造业的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和从业人数5个指标来测度现阶段中国制造业的总量,计算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1。
表1 2000-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总量水平
| 企业数 (个) | 总产值 (亿元) | 增加值 (亿元) | 资产总量 (亿元) | 从业人数 (万人) |
2000 | 144399 | 73913.77 | 19396.51 | 94096.54 | 4619.36 |
2001 | 152508 | 83103.67 | 21971.28 | 100618.94 | 4390.8 |
2002 | 162172 | 96854.52 | 25923.98 | 108371.81 | 4473.68 |
2003 | 181186 | 127352.08 | 34088.7 | 127966.98 | 4883.81 |
2005 | 251499 | 217835.74 | 57231.49 | 183056.42 | 5935.25 |
2006 | 279282 | 274571.67 | 72436.89 | 216698.56 | 6346.89 |
2007 | 315396 | 355427.59 | 94653.02 | 270988.26 | 6913.01 |
2008 | 396950 | 441358.36 | … | 323403.08 | 7731.57 |
数据来源:2001-2008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计算整理。
表1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08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其统计口径为全国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前 言
当今世界是一个发展的世界,同时也是充满变革、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世界。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新环境是国际产业大转移、全球产业价值链出现新动向,新贸易保护主义屡屡现身的时期。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国外直接投资(FDI)将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借口环境约束、质量标准,通过“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形式掣肘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展。现在,非关税壁垒已经取代关税壁垒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同时,以环境保护形式、技术优势构建的壁垒,以及严格的产品准入条件、严格的技术认证和特殊的对外贸易管理等,形成了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和产业竞争。在利用技术优势进行市场竞争的同时,发达国家的“巨无霸”跨国公司还利用产品开发、制造、运输、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包装品循环利用等实现着各环节的价值增值,构成了一条全球范围内的价值增值链,迫使欠发达国家的低端制造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评价指标体系
建国伊始至1978年,中国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改革开放后至上世纪的90年代初,以轻型制造业为主的行业迅猛发展,各类制造行业逐步齐全,制造业在整个工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20世纪的90年代后,中国的制造业进入全面提升阶段,高新技术制造的比重显著上升,制造业整体实力得到了增加,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制造大国。正如2010年3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2010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专家提供的信息:2009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15.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许多行业或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被称为“世界工厂”。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报告也显示:2009年中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份额达到15.6%,日本为15.4%。美国以19%的份额仍是全球首位。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粗钢产量为5.68亿吨,占世界47%;水泥产销16.5亿吨,占世界60%以上;港口吞吐量70亿吨,占世界50%以上。
然而,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生产性服务相对落后。相对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中国制造业还有较大差距。这些世界制造强国,研发投入多,创新能力强,掌握着一些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产品的核心技术,拥有着一群无所不及、掌控全球制造市场的“巨无霸”跨国公司,拥有世界顶级品牌的制造产品,引领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制造业出现了一系列发展新动向,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多方掣肘。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已证明,摆脱国际分工体系,独立于国际经济系统之外发展中国制造业是不现实的,要想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就需要与世界制造强国展开技术竞争、特别是核心技术竞争,需要与制造强国争夺全球营销网络和定价权,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行制造业的升级。
推进制造业升级、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是一项全民族事业,需要全民行动,更需要政府引导,需要有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