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会员注册
*
*
*
我已阅读并同意账号使用协议
忘记密码
*
*
*
*
信息提醒

确 定
信息提醒

确 定 取 消
咨询热线
010-68408103
QQ客服
定制数据
微信公众号
立言动态

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须厘清的若干问题

   

——读《TFP测算手册》笔记(Ⅰ)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体现经济发展质量,衡量新质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厘清TFP的内涵及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对于TFP研究至关重要。

一、科学技术只是综合要素之一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等量资本或等量劳动理应得到等量报酬,即同样的要素投入量理应取得同样的产出量。但在现实中却并非如此,不同企业生产同样的产品,有的盈利多,有的盈利少,甚至有的还亏损。同一家企业在不同时期生产同样的产品,有时候盈利多,有时候盈利少,有时候还亏损。这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除了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起作用,使得要素使用效率发生变化,可归纳为以下一些因素。

制度。不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制度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对生产率产生影响,这也就是马克思指出的,上层建筑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作用。我国改革开放去除了“姓资姓社”对人的束缚,焕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使得生产率得到迅速提升。在农村,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同样的耕地,同样的人力投入,甚至在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却能够迅速提升农产品产量,这是一个最为典型的制度变革影响要素使用效率的实例。

经济布局。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较为恶劣的国际环境和认识上的局限性,许多大型企业都安置在交通不便、条件恶劣的内陆地区。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行向沿海倾斜的经济布局,使得在相同的要素投入下,生产率迅速提升。

经济结构。通过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向有利于投入少产出多的产业或行业转移。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就可以在不增加要素投入量的情况下提高生产率。

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合理配置。使各种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之间,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达到最佳组合。

组织营销科学化。通过科学的人性化的组织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或是采取更为合理的营销组织架构来提高生产率。

此外,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如气候的改善、环境的改善等,甚至管理者的性格或劳动者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到生产率的提升和降低。

除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科学技术,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达到要素节约的目的从而提升生产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最为准确的说明的科学技术在生产率提升中的重要意义。

罗伯特·索洛将上述因素统称为“综合要素”,将综合要素的改进称为广义技术进步。这也是国内将TFP贡献率称为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由来。

综合要素虽然重要,却不是与资本和劳动并驾齐驱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技术进步并非像资本和劳动一样的“投入”,综合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投入”,有些来自于要素质量提升导致的“溢出”,有些来自于生产关系的改变,有些来自于生产活动外部环境的改善。在生产率的变化中综合要素是没有“投入”的,是“无本的买卖”,切不可将综合要素的改变看作是要素投入,更不应把综合要素改变简单认定为科技投入。下面还要更为具体地辨析之间的差别。

二、科学离生产率远,技术离生产率近

从严格的经济学理论上讲,技术进步和科技进步的内涵是有差别的。“科技”包括“科学”和“技术”,科学一般指的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而“技术”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方法原理,是指将资源转化为产出的知识。国外的生产率研究文献多用“技术进步”(Technical Progress)或技术变化(Technical Change)。在国内日常生活以及学术研究中技术进步和科技进步经常混用。特别是国内颁布的“科技进步法”,在所有官方文件、各种五年规划或“科技中长期规划”中使用的都是科技进步。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似乎用技术进步更为合适,这是因为科学距离现实的生产过程毕竟比较遥远,能够近距离对生产过程产生影响的只能是技术。因此切不可盲目测算或分析什么基础研究投入或原始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

三、有形技术变化并非经济学意义的科技进步

有形技术变化和无形技术变化也是与生产率研究相联系的经济学概念,涉及到如何正确理解生产率。

科技进步改变着社会,也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我们都能够深切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但生活中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学意义的科技进步是有差别的。

生活中的科技进步指的是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的新生事物并引起的变化,如拖拉机取代了耕牛、智能手机取代传统手机、高速铁路取代传统铁路等,事物的这些外在变化在经济学中称为有形技术变化。有形技术变化并不一定能带来生产率的提高,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很多,如日本新干线建成后连年亏损,最后不得不卖给私营公司,欧洲的协和式客机经营困难最终停飞等。

经济学关注的技术变化是无形技术变化。不管是否发生了有形技术变化,只有使生产率得到提升,才是经济学认可的技术变化,既无形技术变化。

有关技术变化,OECD《生产率手册》有一段经典的阐述:“必须认识到并非所有的技术变化都能转化为生产率增长。它们之间重要的区别在于有形和无形技术变化的不同。前者是指要素投入在设计和品质上的革新,只要按照不同要素分别取酬,它们的贡献就应分别归于各个要素。无形技术变化是“无成本”的,例如综合知识、设计图纸、网络效应、或其他生产要素的溢出效应,包括更优的管理经验和组织变革等。”可见,无形技术变化是一种“溢出”,是无成本的,如果是有成本的,就应归于资本投入或劳动投入对产出的影响,只有溢出的部分才应归于生产率对产出的影响。厘清有形技术变化和无形技术变化对正确理解科技进步、综合要素、生产率等一系列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举个通俗的例子,某公司原雇用了10个员工,高中学历,人均月薪为5000元,公司月产出为50万元;假定其他条件相同,改为雇用10个博士,人均月薪为1万元,如果之后的产出为100万元,说明该公司没有发生无形技术变化,生产率并没有得到提升。只有当月产出达到100万元以上时(溢出),才能认定发生了无形技术变化,也才能认定生产率得到提升。假使之后的产出还不到100万元,说明公司将原来的员工换成博士并不划算,并没有产生无形技术变化,雇用博士只是面子上好看而已(发生了有形技术变化),可生产率反而下降了。这也是有些地方或机构大量雇用高学历人员以为是人才反而没有达到好效果的原因。

四、科技投入并不必然带来生产率的提升

科技投入是手段,生产率提升是目的。科技投入的变化理应是与生产率的变化一致,即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生产率有所提升。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科技投入并不必然带来生产率的提升。

科技投入是制约科技活动规模与水平的重要因素。科技投入的方向及力度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活动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科技投入包括科技人力投入和科技财力投入,渠道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

在经济学意义上任何科技投入其实都是被当作资本投入或劳动投入的一部分看待的。换言之,任何要素投入都是在一定技术水平上的投入,任何技术投入都是与要素投入密切关联的投入。至于研发技术的投入或购买技术的投入是否和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进步相联系,也要看有关技术的投入是否对产出产生无形技术影响,也就是是否能够使“余值”增加,这才能看作是技术进步的“贡献”。

科技投入和其他各种各样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一样,有可能是有效投入,有可能是无效投入,有可能虽然有效但效果还不如其他类型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特别是研发活动是有风险的,有可能是失败的投入,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率水平。生产率的变化反映的是应计入成本的所有要素投入的整体“溢出”,衡量的是要素投入效率,不能简单认为是科技投入就一定会产生对应的生产率提升。

一些研究文献认为购买技术或研发技术需要投入,所以应该在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之外设有反映技术投入的变量。一些研究将无形资本作为独立于资本和劳动之外的、反映技术进步的新的变量,或将R&D经费内部支出作为反映技术进步的变量,或将资本投入拆解为资本投入数量和资本投入质量,将劳动投入拆解为劳动投入数量和劳动投入质量,将反映资本和劳动投入质量的变量看作是技术进步变量,先不说这样的拆解能否成功,但却肯定是混淆了技术投入和经济学技术进步之间的差别。

特别是随着“SNA2008”(国民账户体系2008)的发布和推广实施,科技投入(R&D支出)的归属有了重大调整,其归属也更为明确。“R&D”设为知识产权产品下的一个子目录,R&D支出的主要部分纳入了固定资本投入(固定资本形成),成为GDP的组成部分。无论从经济核算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测算上,R&D都已无法独立作为解释变量纳入生产率测算了。

当然,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在将要素投入进一步细化的前提下,将科技投入设为解释变量做些学术研究亦无不可,但也应注意,从某一时期科技投入的变化发展为生产率的提升,通常要经过极为缓慢的过程,今天生产率的提升可能是多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科技投入的结果,今天的科技投入要在多年后的生产率中才能得到体现。切不可将当期的科技投入与当期的生产率水平对等进行测算。

再有,某一领域生产率提升不见得是该领域科技投入的结果,而有可能是其他领域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工业技术革命带动的是多个领域TFP的提升,其他产业也连带受益。一国或一地区生产率的提升可能是其他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溢出的受益者,近年来信息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带动的是多个领域生产率的改善。

总之,科技投入规模的扩大和强度的提升,只能视作为生产率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并不意味着生产率必然提升,也并不意味着经济必然高质量发展;反之,生产率提升也不意味着科技投入取得优异成绩。两者之间只存在一般意义的联系。

五、生产率与创新的关系更为密切

生产率与创新的关系要比与科技投入的关系更密切。这是因为创新的外延比科技投入广泛得多。创新不仅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还包括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与综合要素有着密切联系。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布局调整可以看作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罗伯特·索洛称之为“广义技术进步”的综合要素的改进不仅包括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而且还包括制度创新、管理科学化等内容。

创新与科技投入不同之处还在于,创新是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不仅包括创新投入,也包括创新成果,没有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创新不能算作创新,不能视作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创新和生产率之间关系最清楚不过的诠释就是熊彼特的名言:“创新就是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函数”。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把生产率的提升和创新发展划一个等号,创新发展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生产率的提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如果没有生产率的提升却称其在创新发展无疑是自相矛盾。

六、要素投入的促增长作用不可忽视

毋庸置疑,生产率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促进经济增长的不仅是生产率,要素投入同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之所以称为“要素”,就是万万不可缺少的。它可以迅速带动就业和消费的增长,具有针对性强、风险小、见效快的特点,由要素投入带动的产出外延扩大可以在占领产品市场和消费市场上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通常说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是这个意思。一个经济体或一个产业,在关键时刻进行及时的要素投入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因此在研究生产率时,切不可盲目推崇生产率的作用而忽视要素投入的作用。在经济危机到来时,决策者应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加大要素投入而不是如何提升生产率。

在进行生产率研究时,如果发现生产率单项增高或显著增高伴随着要素投入的大幅度减少,往往预示经济失衡或经济危机的来临。

七、公共部门无生产率

顾名思义,生产率就是“生产”的效率,不是生产活动就谈不上经济学意义的效率。那么什么是生产活动和非生产活动呢?不同的经济学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与生产率理论相联系,生产活动应是追求边际产出效益(追求利润)的活动,反之,非生产活动则是不追求边际产出效益(追求利润)的活动。后者常称之为公共部门的活动,如公立教育机构、公立医疗机构、公立研究机构等。这些部门虽然列入产业分类(或行业分类),但与“盈利”几无关联,没有明确具体的产出,也无法运用一般生产率的逻辑来衡量其效率,如将毕业学生或在校学生、诊疗病人或住院病人看作产出显然是不合适的;即使将专利、论文等看作研究活动的产出,我们也不可按生产活动的逻辑,尽可能减少教育投入或研发投入并试图扩大产出,医疗行业更是如此,医院不可能追求医疗设备和劳动的节约并尽可能使更多的病人得到医治来提升“生产率”。即使是私营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医院,也不应为追求利润而节约投入并扩大产出,这也是这些部门称为非盈利机构的由来。

按现行的产业分类,国内第三产业中的部分行业应归于公共部门,讲求的是为社会公众服务,而不是赚取利润。因此,对于这些公共部门不宜测算生产率。

但是,如果是测算整个宏观经济的总量生产率,可以不扣除这些公共部门的投入和产出,因为从全社会的角度看,这些部门参与了整体宏观经济的运行,是为整体宏观经济运行服务的,它们的不讲效率换来的是其他生产行业或生产部门效率的提升。

 

请关注后续读书笔记:《美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没达到过80%》。

(资料来源:本站)

发表评论(已有0条评论)
点击查看
欢迎您>匿名用户

京ICP备05079499号
版权所有:北京立言创新科技咨询中心
CopyRight 2002年1月 All Rights Reserved